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中國:資本補充壓力猶存 上市銀行“補血”各顯神通



資本補充壓力猶存 上市銀行“補血”各顯神通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12/21/c_1122143354.htm




資本補充壓力猶存 上市銀行“補血”各顯神通
2017-12-21 07:29:45 來源: 中國證券報

關注新華網
微信
微博
Qzone
0
評論
  時至年末,上市銀行掀起又一波“補血”浪潮:定增、二級資本債、優先股紛至遝來。專家認為,銀行“補血潮”是因為外在監管壓力、內在資本需求的雙重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監管部門此前為落實《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所設的6年過渡期將於2018年底“到期”,導致部分達標仍存壓力的銀行抓緊補充資本。

  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在金融監管強化、資本標準提高等雙重背景下,未來一段時間,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會持續存在。不過,在盈利能力回升、主動“縮表”,以及監管實質起到幫扶作用的情況下,2018年上市銀行資本充足情況總體樂觀。

  多管道“補血”

  從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方式看,可分為內源性補充和外源性補充。內源性補充是指銀行通過留存盈餘的方式來增加資本,外源性補充則指發行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等。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峰指出,上市銀行資本主要補充方式多為定增、優先股與二級資本債,分別對應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與二級資本。此外,可轉債也是銀行補充資本的手段之一。

  在盈利增速不斷放緩的背景下,內源性補充沒有太大空間。Wind資料顯示,今年四季度以來,已有7家上市銀行公告完成發行合計1860億元二級資本債,其中,工商銀行在11月完成2期共計88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發行。

  寧波銀行在完成發行100億元二級資本債發行後,其100億元可轉債發行也於近日獲得證監會批准。東吳證券分析師馬婷婷表示,此次可轉債若發行成功可有效補充資本,為規模擴張打開空間。

  優先股方面,今年四季度以來,杭州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等發行優先股均已獲得核准。其中,上海銀行公告收到證監會批復,核准其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億股優先股。招商銀行公告收到證監會批復,核准其境內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7500萬股優先股。建設銀行公告收到證監會批復,核准其境內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優先股。

  達標“大限”倒計時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補血潮”的來襲,與銀行資本管理新規“大限將至”有直接關係。據瞭解,201311日起正式實施的《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到2018年底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與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於7.5%8.5%10.5%

  不少銀行面臨達標壓力,李峰指出,在上市銀行中,光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與2018年監管要求接近,另有中信、民生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處於上市銀行後列。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公司副總裁魯政委表示,根據巴塞爾協定Ⅲ的監管要求,在2018年末,各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過渡到其規定的水準下,我國銀行雖已提前達標,但面臨持續維持的壓力。另外,銀行的壓力還來自於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的監管。廣義信貸增速和資本充足率是MPA考核中具有“一票否決權”的兩項指標,不少銀行在該資本充足率項目的約束下所面臨的廣義增速上限遠遠低於MPA考核直接給定的廣義增速上限,折射出這些金融機構可能已面臨較強資本約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表示,2013年以來,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逐年遞增。前幾年由於銀行大量發展影子銀行業務、資管業務、同業業務、表外業務等,掩蓋了真實的資本損耗。客觀上來說,此前監管套利等情況的存在,導致銀行規模無序擴張,遠遠超過了銀行資本所能支撐的水準。“未來隨著監管的強化,包括資管業務要回表、同業業務要穿透等,那些游離於表外的、被低估的風險都會展現出真實狀態,這就會導致銀行資本要求大幅提升。對於近幾年倚靠發展同業業務、表外業務實現規模擴張的中小銀行而言,未來一段時間的資本補充壓力都不會小。”

  監管部門一直鼓勵銀行探索多元化的資本補充管道,但現實情況並不樂觀。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認為,從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三項指標來看,在合規方面主要面臨的壓力是一級資本充足率,因為一級資本方面的工具相對偏少。

  曾剛指出,商業銀行未來應正視這個現實:不是所有的資本補充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未來銀行要真正走上資本節約的發展路徑,以質效優先為經營發展理念。另外,許多國際大行都是通過自身的利潤留存來補充資本,這種內源式的積累值得我國商業銀行借鑒,而不能一味依賴外源性資本補充。

  明年資本充足情況穩定

  上市銀行資本補充壓力猶存,但多數券商分析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明年資本充足情況總體穩定。

  熊啟躍認為,明年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管理難度較今年相比會有所降低,因為明年整個銀行體系的盈利能力穩中向好,帶動資本充足上升;流動性監管政策的推出雖然可能對資本充足率指標的數值有所影響,但是對於資本充足率本身的真實性而言是有利的。

  熊啟躍表示,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來源於息差和不良狀況的改善。從不良資產的資料、預期,以及關注類貸款情況來看,明年不良資產核銷壓力將有所放緩,對資本補充有一定積極作用。此外,從外源融資來看,因為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工具和可轉債速度較快,所以利率上揚對銀行資本籌集沒有明顯影響。

  “總體來說,銀行明年資本需求將有所減弱,且為保證資本充足,銀行也會主動出擊。兩面作用下,對明年銀行資本充足情況不必太過憂心。”在穆迪金融機構部副總裁、高級分析師諸蜀寧看來,銀行對資本的需求強烈程度減弱,是由於未來資產擴張速度放緩乃大勢所趨。

  熊啟躍認為,明年還可能有更多銀行通過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包括發行優先股等。中小銀行面臨的“補血”壓力比大型銀行大得多。“中小銀行前期擴張速度比較快,有些銀行的資產增速甚至在20%以上,而利潤增速遠低於資產增速,這樣導致中間杠杆壓力加大。如果資產品質上再出現問題,也會逐漸傳遞到表內。此外,中小銀行籌集資本的手段和管道也相對有限。”(記者 陳瑩瑩 實習記者 歐陽劍環 趙白執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