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 星期六

别把“锅”都丢给孩子


評析:許多大人想放鬆,返家後直接玩手機看電視,再責罵孩子“為什麼不讀書”。
            家庭氛圍也得製造讀書氣氛。孩子才能有好榜樣學。

             但是,也得提醒家長們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發展。很多家長只看孩子分數就論定孩子人格有無健全。這種錯別犯。

 版主孩子的同班同學,有學生功課不錯,但是老是欺負特殊生。而且現在還“進化”到拿石頭丟小動物或是學校附近的房屋。

有聽說學校已經與那位學生家長溝通,但是家長老是以小孩功課很不錯,一定是被帶壞或是老師看走眼。即使有監視器也一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這種只能說,等出大事時家長才知道悔恨。

請各位父母把孩子的人格養好養正,以後才不用替孩子們收爛攤。




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8-05/31/c_1122915222.htm



别把“锅”都丢给孩子 
2018-05-31 来源: 南方日报
  在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曾对网络游戏增进人们的学习能力表达了乐观态度。2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书中的很多预言都成为了现实,但具体到网络游戏,想必很多中国家长都不会同意这位未来学家的看法。据报道,日前多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度痛陈网络游戏之害,称孩子一回家几乎手机不离手,吃饭、上厕所、刷牙、写作业都要拿着手机,“孩子见到手机比见到爸妈还亲”“没有手机就‘活不了’”。
  网络游戏越来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已然成为令众多家长忧心忡忡的问题。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开展的“中小学生网络生活状态调查”显示,8个区118个学校2万份问卷的中小学生受访者中,半数以上表示经常玩游戏;被认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受访者中,70%
以上是玩游戏成瘾。显然,今天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已不止影响其身
心发育和学习生活。有媒体报道,成都一名8岁女孩慧慧,悄悄在母亲的手机上下载了一款手机游戏并绑定了银行卡,仅仅12天就将卡里的139345元钱以游戏充值的方式花掉,只剩下1.84元。甚至不止是网络游戏,中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的现象近年也不时见诸报端。功利地说,纵使抛开网络游戏对孩子的潜在影响,这些案例所涉及的经济问题,也会让家长们非常痛心吧。问题是,这些孩子就真的“没有手机就‘活不了’”?
  在我看来,这些案例中的孩子固然“可气”,但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家长。就拿慧慧的案例来说,母亲罗女士一边抖着长长的银行流水账单表达气愤,一边在介绍事情经过时又坦言孩子一回到家就跟她抢手机玩,“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小时”。由此看来,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监护人的责任?看看那些与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相对应的报道,“妈妈低头玩手机,孩子走丢了”“父母玩手机忘了孩子,网友直呼‘手机才是亲生的’”“爸爸玩手机入迷,3岁女儿坠楼浑然不知”……北京青年宫前几年发布的一项针对8.2万名青少年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近视孩子的父母都
是“手机控”,这不仅是因为父母经常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给了孩子获取上的便利,更在于父母对手机和网络游戏的专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曾有网友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
机。”当家长们忧虑孩子成为“手机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找找自身原因。
  作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重要交流工具,孩子有时候确实会用到手机,正如前述北师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三年级以上孩子如果不玩网络游戏,在朋友当中可能都会不好意思”。相比于让孩子拥有一部手机,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数字化生存”,而这主要是成年人的责任。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各地教育部门迅速展开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这充分说明,社会各方都要正视自己的责任。
  综上所述,笔者无意为孩子们开脱,只是觉得相对而言,观念成
熟、行动更具理性、自制力应该更强的成人们,在引导孩子正确运用互联网时应该多一些有效的行动、多一份责任。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不妨将此作为节日礼物吧。(子 长)



附註:

◎台生前往中國大陸大學就讀,正常考試管道。公平又不需要打點。



http://m.cnyes.com/news/id/4051032

大陸國台辦31條惠台措施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